7根石柱文物回归圆明园
 肿瘤治疗 2025-08-20 10:03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近日,七根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西洋楼汉白玉石柱,终于正式回归故土。这些石柱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重要文物回归原属地,对于圆明园而言意义非凡。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回归的文物。
这些石柱,每一根都是汉白玉质地,高度在80至92厘米之间,重量更是重达2.6吨。它们立面雕刻着中西合璧的纹饰,艺术风格独特。正面以西式番花和贝壳纹为主,展现出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侧面则雕刻着中国传统吉祥花卉,如牡丹和玉兰等,圭角卷云纹等细节更是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这些石柱曾是西洋楼建筑的重要构件,用于栏杆连接或装饰,主体建筑仿照西方巴洛克风格,结合了中国古建工艺,展现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建筑风格。
回顾这些石柱的回归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这些石柱辗转至挪威、美国等地,最终被挪威科德博物馆收藏。命运似乎并未就此结束。在2013年,企业家黄怒波提出了让这些石柱回归故土的倡议,经过中挪两国的不懈协商,终于在2023年完成了捐赠。这一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统筹协调、高校专家的鉴定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历时十年终于促成了这些石柱的回归。
如今,这些回归的石柱正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正觉寺“最上楼”展出,配合西洋楼铜版图呈现原建筑风貌。它们的回归,不仅让人们对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标志着我国在文物追索工作上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些石柱的回归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它们的回归,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文物的决心。
 上一篇:拜登辞职消息国际媒体报道拜登辞职 
          下一篇:奥司他韦_奥司他韦能喝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