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发表 中山六院邓艳红教授团队首创免激素止吐方案 有望改写止吐指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中心的邓艳红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对比了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AP)与地塞米松联合帕洛诺司琼(DP)在预防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方面的效果。对于接受中度致吐化疗(MEC)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阿瑞匹坦替代地塞米松联合帕洛诺司琼更能有效预防CINV。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CINV预防治疗药物,虽然其止呕效果显著,但也伴随着诸多副作用,如高血糖、消化不良和失眠等。更重要的是,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否会影响化疗及免疫治疗的抗肿瘤疗效,目前尚无法确定。邓艳红教授团队决定探索一种可能的地塞米松替代方案。
这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Ⅲ期试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行,主要目标是对比阿瑞匹坦和地塞米松在预防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在完全缓解率方面显著优于地塞米松联合帕洛诺司琼。特别是在整个化疗阶段和延迟期的完全缓解率方面,阿瑞匹坦的效果更为突出。DP组的患者报告的失眠、消化不良和潮红等副作用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AP组。
研究团队还观察了第一周期化疗前后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发现DP组中B细胞下降的频数较AP组多,虽然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但已显示出明显的趋势。这提示我们地塞米松可能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在接受中等致吐化疗的患者中,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可能是预防CINV的更优选择。随着免疫治疗的普及,特别是在联合化疗的背景下,这一研究的价值愈发凸显。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舒适度,还对临床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邓艳红教授表示,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该研究成果为替代地塞米松的止吐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
这项研究的成功完成得益于邓艳红教授团队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期待未来他们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