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高发恶性肿瘤
1. 宫颈癌
早期信号: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晚期可能出现尿频、便秘等症状。高危因素包括HPV感染、过早性生活或多性伴侣。
防治:定期宫颈筛查(如TCT、HPV检测),HPV疫苗可有效预防。
2. 子宫内膜癌
症状:绝经后出血、月经紊乱、内膜增厚不均等。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相关。
诊断:需通过诊刮或宫腔镜病理检查确诊。
3. 卵巢癌
特点:早期症状隐匿(如腹胀、盆腔痛),易被忽视;晚期发现时预后较差。家族遗传(如BRCA基因突变)是重要风险因素。
4. 乳腺癌
表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或内陷、皮肤橘皮样改变。40岁以上建议每年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
治疗:根据分期选择手术(保乳或全切)、放疗、靶向治疗等。
二、其他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多为良性,但可能引起月经量多、腹痛,严重时需手术切除。
外阴/阴道癌:较少见,需警惕长期瘙痒或溃疡。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如绒毛膜癌,与异常妊娠相关。
三、防治建议
1. 筛查:定期妇科检查(如宫颈癌筛查)、乳腺自查及影像学检查。
2. 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长期雌激素滥用,注意性卫生。
3. 遗传咨询:有家族史者需基因检测(如BRCA)。
四、治疗进展
精准治疗:如免疫疗法(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改善晚期宫颈癌生存率。
个体化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需求定制(如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女性肿瘤防治需结合早筛、科学诊疗和健康管理,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