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癌前病变
1. 胆囊腺瘤
最常见的胆囊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具有20%的恶变率,是重要的胆囊癌前病变。
病理表现为黏膜上皮增生形成的单发肿瘤,慢性炎症可导致上皮异型增生。
2. 胆囊腺肌瘤(腺肌增生症)
由黏膜上皮和平滑肌增生形成,恶变率约20%,与胆囊癌发生密切相关。
3. 胆囊息肉
胆固醇性息肉:占胆囊息肉的60%,为胆固醇沉积形成的泡沫细胞堆积,通常不会癌变。
炎性息肉:慢性炎症导致的肉芽肿,癌变风险低。
增生性息肉:非炎症性增生,需密切监测。
若息肉直径>1cm或为单发广基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4. 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
长期结石刺激和慢性炎症可导致黏膜上皮反复损伤、修复,最终诱发癌变。
约85%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结石。
二、胆管癌前病变
1. 胆管上皮内瘤变(BillN)
根据上皮异型程度分为BillN-1至BillN-3,其中BillN-3被视为原位癌。
2.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
罕见(约6%),具有恶性潜能,病理类似胆管内黏液腺瘤,表现为乳头状生长。
3. 胆管囊性扩张症(先天性胆管囊肿)
胰胆管汇合异常导致胰液反流,长期刺激可诱发癌变,癌变率约5%-28%。
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慢性炎症导致胆管纤维化和狭窄,被认为是胆管癌的明确癌前病变。
5. 肝吸虫感染(如华支睾吸虫)
寄生虫长期刺激胆管黏膜,导致增生和癌变,尤其在东南亚地区高发。
高危因素总结
共同因素:长期慢性炎症、结石刺激、遗传易感性(如Lynch综合征)。
特殊注意:胆囊腺瘤、胆管囊肿、PSC患者需定期筛查(如超声、MRCP)。
以上病变需通过病理活检或影像学(如增强CT/MRI)明确性质,早期干预可降低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