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肿瘤浸润 浸润性脾肿大的机制
肿瘤治疗 2025-08-03 07:44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浸润性脾肿大是指肿瘤细胞或其他异常细胞浸润组织,导致结构改变和体积增大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以下是主要机制分析:
一、肿瘤细胞直接浸润
1. 恶性淋巴瘤浸润
淋巴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迁移至,在红髓和白髓中增殖,破坏正常脾组织结构。霍奇金病约50%病例累及,可形成巨脾;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表现为单纯脾型浸润。
2. 白血病细胞浸润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异常细胞在内大量聚集,急性白血病(尤其淋巴细胞型)也可显著浸润,导致脾索和脾窦扩张。
3. 转移性肿瘤浸润
原发于消化道、乳腺、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形成多发性结节或弥漫性浸润,破坏脾实质。
二、继发性病理改变
1. 纤维组织增生
长期肿瘤浸润刺激间质细胞,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质地变硬。常见于慢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晚期。
2. 髓外造血
纤维化等疾病中,代偿性恢复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进一步加重脾肿大。
3. 代谢产物沉积
如戈谢病等脂质代谢障碍疾病,异常脂质在巨噬细胞内蓄积,合并肿瘤浸润时可加速增大。
三、微环境与免疫机制
1. 细胞因子释放
肿瘤细胞分泌TGF-β、IL-6等促炎因子,激活脾内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组织重塑。
2. 血管生成异常
肿瘤浸润区域新生血管增多,但结构紊乱,导致局部缺血和纤维化。
3.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PD-L1等分子抑制T细胞功能,避免被清除,从而持续增殖。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提示
浸润性脾肿大常表现为左上腹包块、胀痛,伴脾功能亢进(贫血、血小板减少)。影像学可见脾内不均匀占位,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需注意与感染性脾肿大、淤血性脾大鉴别。
上一篇:肿瘤介入平台 肿瘤介入前景
下一篇:没有了
肿瘤生物治疗
- 脾肿瘤浸润 浸润性脾肿大的机制
- 肿瘤介入平台 肿瘤介入前景
- 63岁女性患肺肿瘤(60岁肺部肿瘤能活多久)
- 肿瘤医院浦东分院_肿瘤医院浦东分院怎么样
- 肿瘤医院可以加号吗 有肿瘤医院
- 著名肿瘤中医 著名肿瘤中医专家
- 头部肿瘤痛法(头部肿瘤疼痛特点)
- 纵隔肿瘤转移肝癌(纵隔肿瘤转移肝癌严重吗)
- 哪种脑肿瘤容易出血 脑肿瘤引起脑出血致命吗
- 两岁幼童腹部肿瘤 小孩腹部肿瘤能治愈吗
- 肿瘤名称大全 肿瘤名称大全 查
- 蒲公英配什么抗肿瘤 蒲公英茶抗肿瘤
- 垂体肿瘤术后多汗_垂体瘤术后容易犯困怎么回事?
- 经典的肿瘤学教材书 肿瘤课本
- 肿瘤血管的功能是 肿瘤血管生成的类型
- 食道肿瘤吐血 食道肿瘤吐血放弃治疗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