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重点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
新华网济南报道,六月,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们面临肠道传染病发病风险增大的严峻形势。为此,济南市疾控中心的专家特别提醒公众,应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截至六月七日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已经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达58587例,其中不幸死亡41例。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它在全年都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夏秋季节更为高发。这种病症不仅限于特定年龄段,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但5岁以下的儿童尤为易感,占比高达85%至95%。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较高,显性感染症状通常较为轻微。它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热,以及在手、足、口、臀、膝部出现丘疹和疱疹。大部分患者可自行康复,不留疤痕。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为预防手足口病,专家建议公众务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感染。每次餐后要用温水漱口,确保居室内空气流通且温度适宜。鼓励多喝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并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对于儿童的玩具和其他用品,需要经常彻底清洗。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降低感染风险。家长也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托幼机构应做好晨间体检,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
除了手足口病,夏季也是细菌性和食物中毒的高发期。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摄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细菌在食物内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急性感染中毒。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和腹泻,大便先呈水样便,后转为黏液或脓血便。严重病例或儿童病例中,部分可能发展为中毒性菌痢,甚至危及生命。此病主要通过食用或饮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为预防肠道传染病,专家提醒公众应选购新鲜、干净、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对冷藏食品要烧熟煮透。煮熟的食品应立即食用,如需储存,应生熟分开。在储存后的食品食用前需彻底加热。保持厨房和食品容器的清洁卫生,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在处理和食用食品时,要反复清洁双手。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