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导管癌(也称为浸润性导管瘤)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70%-80%。以下是关于其性质的详细分析:
1. 恶性肿瘤的明确性质
浸润性导管癌属于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癌细胞突破乳腺导管的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并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肺、肝、骨等)。这与良性肿瘤的局限性生长和无转移特性形成鲜明对比。
病理学上,恶性表现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及组织结构紊乱,而良性肿瘤细胞则接近正常形态。
2. 严重程度与预后
分期影响:根据TNM分期系统,浸润性导管癌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例如,IV期(有远处转移)预后较差,而I期(小肿瘤且无转移)通过手术和综合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生存率。
分级标准:病理学分级(1-3级)反映癌细胞分化程度,分化差、恶性度高,易复发和转移。
3. 治疗与生存率
早期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五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中晚期需综合治疗以控制病情。
部分患者可带瘤生存,但需长期监测。
4. 与良性肿瘤的区分
良性导管瘤(如导管内乳头状瘤)生长缓慢、不浸润周围组织,治疗通常仅需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恶性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钼靶)可辅助鉴别,但最终依赖病理结果。
若发现乳腺肿块或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