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症状
1. 排便异常
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
粪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带血或黏液(鲜红色、暗红色或果酱色)
2. 腹部症状
腹痛:隐痛、胀痛或阵发痛,可能随病情加重
腹部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多见于中晚期
3. 全身症状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贫血(面色苍白、乏力)
肠梗阻表现: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
二、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
1. 临床初筛
体格检查: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低位肿瘤(80%直肠癌可通过指诊初步发现)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辅助判断,但特异性较低
2. 影像学检查
CT/MRI:评估肿瘤位置、大小、浸润范围及转移情况
超声内镜:判断肿瘤浸润及周围淋巴结状态
3. 确诊手段
内镜检查(结肠镜/小肠镜):直接观察病变并取活检,是诊断金标准
病理检查:通过活检组织明确肿瘤性质(良性/恶性)、分级及分期
三、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家族史或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者需定期筛查
推荐每年1次粪便潜血试验(FIT),每5-10年1次结肠镜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治愈率,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