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形态

抗肿瘤食物 2025-09-06 15:45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1. 腺瘤类

  • 管状腺瘤:多呈息肉状,带蒂或宽基底,表面光滑或分叶,直径通常小于2cm,组织学以增生的肠黏膜腺体为主,上皮细胞轻度异形。
  • 绒毛状腺瘤:无蒂或短蒂,基底宽,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隆起,质地脆易出血,恶变率较高(28%-50%)。
  • Brunner腺瘤:黏膜下息肉样突起,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无明显包膜,镜下可见十二指肠腺增生被纤维平滑肌分隔。
  • 2. 间叶源性肿瘤

  • 平滑肌瘤: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可突入肠腔或向肠壁外生长,质地坚韧,表面黏膜血管丰富,易溃疡出血。
  • 脂肪瘤:柔软、界限清晰的黏膜下肿块,多呈黄色,好发于回肠末端,十二指肠较少见。
  • 3. 血管瘤与纤维瘤

  • 血管瘤:红色或紫红色息肉状,向肠腔突出,可单发或多发,源自黏膜下血管丛。
  • 纤维瘤:罕见,由纤维组织构成,质地坚韧,可发生在黏膜下、肌层或浆膜下,术后易复发。
  • 4. 其他类型

  • 神经内分泌肿瘤:类圆形,直径1-5cm,60%为良性,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壶腹周围。
  • 错构瘤:如Peutz-Jeghers综合征的息肉,表面光滑,多发性,常伴黏膜色素沉着。
  • 形态鉴别要点

  • 良性特征:肿瘤直径多小于2cm,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核分裂象少(<2个/高倍视野),周围组织无浸润。
  • 影像表现:超声内镜显示黏膜下层完整,CT可见均匀强化;消化道造影可见规则充盈缺损。
  • 上一篇:肿瘤手术后复查要多少钱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