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开口部肿瘤ESD 阑尾肿瘤who

抗肿瘤食物 2025-08-10 21:08抗肿瘤食物wwww.zhongliuw.cn

阑尾开口部肿瘤的内镜治疗

对于阑尾开口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超级微创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早期病变:

  • 适应症:直径约4cm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紧贴阑尾开口时,ESD可在保留阑尾器官功能的同时切除早期结肠癌
  • 技术要点
  • 术中可能应用内镜下阑尾支架引流术预防阑尾开口肿胀引起的梗阻性阑尾炎
  • 完整切除病变后用钛夹封闭创面
  • 发现阑尾开口水肿时置入支架充分引流
  • 优势:相比传统手术(需同时切除阑尾),保留了阑尾这一重要免疫器官,降低了结肠肿瘤发病率上升的风险
  • 阑尾肿瘤的WHO分类

    根据2019年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阑尾肿瘤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上皮来源肿瘤

    1. 黏液性肿瘤

  • 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AMN):组织学上分化良好的腺瘤,但可以恶性肿瘤方式在阑尾外增殖
  • 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HAMN):相比LAMNs具有更强侵袭性的细胞异型
  • 腹膜假黏液瘤(PMP):腹腔播散灶产生大量黏液时定义,分为:
  • 无细胞型腹膜低级别黏液癌(DPAM)

    无细胞型腹膜高级别黏液癌(PMCA)

    存在印戒细胞的腹膜高级别黏液癌(PMCA-S)

    2. 腺癌

  • 黏液腺癌
  • 印戒细胞癌
  • 未分化癌
  • 可分为黏液性和非黏液性两类,其中黏液性腺癌具有高级别细胞异型
  • 3. 锯齿状病变和息肉

  • 无蒂锯齿状病变(SSL)
  • 非上皮来源肿瘤

    1.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

  • 最常见的是阑尾类癌(嗜铬细胞瘤)
  • 临床表现类型:
  • 急性阑尾炎症状

    慢性右下腹痛

    类癌综合征(罕见)

    2. 其他

  • 胃肠道间质瘤
  • 淋巴瘤等
  • 特殊类型

  • 杯状细胞腺癌:兼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及腺癌特点的混合型肿瘤,侵袭性较强
  •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原称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要点

  • 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常见表现为右下腹不适、包块,或类似阑尾炎症状
  • 影像学检查
  • CT可显示右下腹包裹较好的壁薄囊性肿物
  • MRI在发现腹膜疾病方面优于CT
  • 实验室检查:CEA、CA19-9和CA125可用于诊断和评估
  • 治疗策略

    1. 手术治疗

  • 阑尾切除术:适用于早期阑尾类癌、黏液囊肿及腺癌
  • 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直径>2cm或已转移的类癌、腺癌
  • 腹腔热灌注化疗:提高药物对黏液性肿瘤的作用
  • 2. 药物治疗

  • 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
  • 主要用于晚期或有转移的患者
  • 3. 放疗

  • 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预后因素

    阑尾肿瘤预后取决于:

  • 肿瘤类型(良性预后通常较好)
  • 大小和位置(较小且位于近端的更易完全切除)
  • 分化程度(高分化预后更好)
  •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
  • - 治疗方法选择及效果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