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浸润性膀胱癌(早期)
大部分患者属于非浸润性膀胱癌,可通过微创手术(如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除肿瘤,无需切除整个膀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通常住院一天即可。
术后需定期复查和膀胱灌注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2.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晚期)
若肿瘤已浸润到肌肉层或伴有淋巴结转移,则需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这是目前的首选治疗方案。
膀胱全切后需进行尿流改道,常见方式包括:
输尿管造瘘:体外接尿袋,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回肠代膀胱或原位新膀胱:利用肠道构造储尿囊,但可能存在残余尿多、代谢紊乱等问题。
术后5年生存率与分期相关:T2期约70%,T3期约50%,若伴有淋巴结转移则降至30%左右。
3. 术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全切患者需监测肿瘤复发及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肾积水等),前两年每3个月一次,后续逐渐延长间隔。
护理重点:保持尿管通畅,预防感染;代膀胱患者需注意黏液冲洗和电解质平衡。
生活习惯:、多喝水、避免油炸食物,以降低复发风险。
4. 其他治疗选择
部分肌层浸润性患者可通过综合治疗(如放疗、化疗联合手术)保留膀胱,但需严格评估。
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未侵犯关键部位(如三角区)的患者,术后仍可正常排尿。
若需进一步了解手术细节或术后护理,可参考以下扩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