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肺部肿瘤做靶向药匹配

胃癌 2025-10-04 15:09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一、基因检测是匹配基础

1. 核心检测项目

  • EGFR突变:最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对应药物包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二代阿法替尼,三代奥希替尼等。
  • ALK/ROS1融合: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药物对ALK融合患者效果显著,ROS1重排则可选择克唑替尼或恩曲替尼。
  • 其他靶点:如KRAS G12C突变(索托拉西布)、BRAF V600E突变(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等也有对应靶向药。
  • 2. 检测方法

    需通过组织活检或液态活检(血液ctDNA)进行基因测序(如NGS技术)、免疫组化(IHC)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

    二、临床因素综合考量

    1. 药物特性

  • 需评估疗效与安全性,例如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对脑转移效果更优,但需注意间质性肺炎等副作用。
  • 合并症(如乙肝)可能影响药物选择或剂量调整。
  • 2. 患者状态

    年龄、体力评分及肿瘤分期(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也会影响治疗策略,例如晚期患者可能需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

    三、动态监测与耐药管理

    靶向治疗可能出现耐药(如EGFR T790M突变),需定期复查基因检测,耐药后可选三代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 检测时机:靶向治疗前必须完成基因检测,避免盲目用药。
  • 专业指导:最终方案需由肿瘤科医生根据检测报告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 如需更详细的药物列表或检测流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专业建议。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