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肠系膜淋巴肿瘤转移部位

胃癌 2025-10-04 11:09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1. 局部淋巴结转移

肠系膜淋巴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沿淋巴系统扩散,首先累及肠系膜内的局部淋巴结(如肠旁淋巴结、中间组淋巴结),随后可能向中央组淋巴结(如肠系膜上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这种转移通常呈现由近及远的规律性,但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跳跃性转移(即近端无转移而远端出现)。

2. 肝脏转移

由于肠系膜淋巴瘤可能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血液循环,肝脏是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转移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性、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可见边缘强化。

3.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肿瘤细胞可进一步扩散至腹膜后淋巴结,引发腹部剧烈疼痛、肠胃功能障碍(如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此类转移通常提示疾病进展至晚期,生存期可能缩短至6个月至3年。

4. 肺部及其他远处转移

少数情况下,肿瘤可能通过血行转移至肺部,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若转移至骨骼或脑部,则可能出现骨痛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

影像学特征

  • CT/MRI表现:转移性淋巴结常表现为短轴>5mm的增大结节,伴不均匀强化;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或出现异常血管影。
  • 鉴别诊断:需与肠结核、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区分,增强扫描和病理活检是关键。
  • 治疗与预后

    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限性转移,但多数晚期患者需依赖化疗(如氟尿嘧啶)、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或免疫治疗。预后与转移范围密切相关,广泛转移者生存期显著缩短。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