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DN(Dysplastic Nodule)是指肝脏异型增生性结节,也称为腺瘤样增生,是一种从影像学和病理学都比较接近于肝癌的病理变化,属于癌前病变。以下是关于肝脏DN的详细信息:
1. 基本概念
定义:DN是直径1.0~1.5cm的结节样病灶,在形态和结构上与背景肝实质不同,分为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
性质:属于癌前病变,虽非肝癌,但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HCC),尤其是HGDN的癌变率较高。
2. 临床特征
常见人群:多伴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
症状: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类似肝硬化或早期肝癌的表现(如乏力、腹痛)。
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显示为低密度影,动脉期可能强化;甲胎蛋白(AFP)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3. 与肝癌的关系
癌变风险:DN是肝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约60%的HGDN可能进展为HCC。
病理演变:肝硬化→再生结节(RN)→低级别DN→高级别DN→小肝癌→大肝癌。
4. 治疗与随访
基础病治疗:需积极控制慢性肝炎、肝硬化(如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
监测: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AFP及影像学(CT/MRI),若结节增大或AFP升高需警惕癌变。
干预措施:可疑癌变时可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式治疗。
5. 与其他结节的区别
与RN结节:RN为良性,形态规则、生长缓慢;DN则形态不规则,细胞异型性明显。
与HCC:DN尚无明确恶性证据,但HCC已具备典型癌细胞特征。
肝脏DN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以阻断其向肝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