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体形态特征
肿块外观:恶性肿块通常呈不规则形,边界模糊不清,表面不光滑,可能呈现分叶状或星芒状。质地坚硬如石,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活动度差。
皮肤改变:肿瘤侵犯可导致皮肤凹陷(“酒窝征”)、橘皮样改变(淋巴水肿致毛孔突出)或局部红肿,晚期可能出现破溃、溃疡。
乳头异常:乳头回缩、扁平或偏移,乳晕区可能出现湿疹样脱屑或糜烂。
2. 影像学特征
超声表现:肿块呈不均匀低回声或无回声,边缘毛刺状或蟹足样浸润,可能伴微钙化灶;血流信号丰富且分布紊乱。
钼靶检查:显示密度不均的肿块,边缘模糊,可见簇状细小钙化或“彗星尾”征,周围结构扭曲。
MRI:强化不均匀,动态增强曲线呈快进快出型,形态不规则伴周围组织浸润。
3. 病理学特征
细胞异型性:癌细胞形态多样,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失调,核分裂象增多。
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破坏基底膜,间质浸润明显,可形成巢状或条索状结构。
分子标志物:ER/PR、HER-2等表达差异可进一步分型(如Luminal型、三阴性等)。
4. 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边界:良性肿瘤边界清晰、规则;恶性肿瘤边界模糊、浸润。
生长速度:恶性肿块进展较快,数月内可能显著增大。
转移倾向:恶性常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硬、固定),晚期可远处转移。
若发现上述特征,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