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理学是诊断和研究肿瘤的重要学科,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类型和分级。以下是各类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及典型切片描述: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腺癌
腺癌是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在病理切片中可见:
低倍镜:胞质紫红,嗜碱性增强;有癌巢,腺壁有"背靠背"或共壁现象;癌巢大小不规则,壁厚,与间质分界明显
高倍镜:可见红核仁,多层核,奇异形核,大小不规则,细胞极性消失,方向不一致
分化程度:中高分化腺癌有癌巢有腔,低分化腺癌有癌巢无腔
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癌:癌细胞以表层细胞为主,胞体大,常单个散在或成团;呈纤维状、蝌蚪状、多角形等形态,胞质多有角化倾向,可见癌珠
低分化鳞癌:癌细胞以中、底层细胞为主,胞体小、大小不等,多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良性肿瘤病理特征
良性毛细血管瘤
内皮细胞即为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
腔内有嗜酸性血浆,异型性小,分化好
需要免疫组化鉴别
乳头状瘤
表面为肿瘤实质,染色深,系增生的鳞状上皮
乳头中轴为间质,由血管及纤维组织构成
瘤细胞分化成熟,似正常鳞状上皮,但细胞层数增多,可见角化
基底膜完整,无浸润性生长
特殊类型肿瘤
嫌色细胞型肾细胞癌
肿瘤呈球状,黄褐色,境界清楚
可见核沟,胞质透明略呈网状
细胞膜非常清晰,可见核皱褶及小核仁
有厚壁血管结构
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
淋巴结结构消失,被结节状或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取代
瘤细胞呈旋涡状、束状或席纹状排列
可见多核细胞,部分细胞有明显核仁
免疫组化CD21、CD23强阳性表达
肿瘤分级与分化程度
结直肠腺癌分级
高分化腺癌:大于95%的腺体形成,腺体往往形成良好,占大肠腺癌的15-20%
中分化腺癌:腺体形成50-95%,占所有病例的60-70%,腺体组织更紊乱,常充满坏死的碎片
低分化腺癌:腺体形成20[<50%,约占15-%,预后较差,可以单个细胞形式浸润6]
病理诊断技术
病理诊断过程包括:
1. 标本处理:固定、脱水、包埋制成蜡块,切片后形成"白片
2. 染色:最常用HE染色,使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显现,便于判断良恶性
3. 显微镜观察:通过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诊断
4. 免疫组化:使用特定抗体标记,帮助确定肿瘤来源和性质
肿瘤扩散特征
淋巴道转移
淋巴结肿大,质硬,切面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癌巢
- 分为鳞癌转移(中央可有坏死和脱落,可见角化珠)和腺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