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靶向肿瘤药靶点 肿瘤靶向治疗靶点

胃癌 2025-08-08 12:47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一、靶向治疗的核心原理

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分子靶点或信号通路,实现精准干扰或阻断,从而抑制肿瘤进展。常见的靶点包括EGFR基因、ALK基因、K-RAS等,需通过基因检测(如EGFR外显子18/19/20/21突变检测)确定适用性。

二、常见靶点及对应药物

1. EGFR突变

  • 主要见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突变率约10%-15%。
  • 药物: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二代(阿法替尼)、三代(奥希替尼、伏美替尼),四代在研。
  • 2. ALK融合

  • 占NSCLC患者的3%-8%,被称为“钻石突变”。
  • 药物:一代(克唑替尼)、二代(阿来替尼、布加替尼)、三代(劳拉替尼)。
  • 3. KRAS突变

  • 约25%的NSCLC患者携带KRAS突变,G12C亚型常见。
  • 药物:戈来雷塞片(KRAS G12C抑制剂,2025年新药)。
  • 4. 其他新增靶点(2025年)

  • NRG1融合:突变率0.3%-3%,对应药物泽安珠单抗。
  • FGFR变异:多见于肺鳞癌(突变率13%),对应药物厄达替尼。
  • 三、靶向治疗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1. 适用条件

  • 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认靶点存在(如EGFR突变阳性患者对TKI类药物敏感)。
  • 部分药物(如抗血管生成类)无需基因检测,但需符合适应证。
  • 2. 局限性

  • 肿瘤异质性:相同靶点在不同癌种中疗效差异大(如HER2阳性乳腺癌与胃癌对曲妥珠单抗反应不同)。
  • 耐药性:靶向药可能因二次突变或信号通路激活失效,需升级药物(如从一代TKI转为三代)。
  • 四、2025年进展

    1. 肺癌领域

  •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埃万妥单抗(靶向EGFR/MET)对奥希替尼耐药患者有效,缓解率73%。
  •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靶向TRP2)客观缓解率达60%。
  • 2. 广谱靶向药

  • 如拉罗替尼(NTRK融合抑制剂)对部分癌种缓解率近100%,但疗效仍受肿瘤类型影响。
  • 五、治疗选择建议

    靶向药物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基因检测结果综合选择,建议由专科医生制定方案。例如,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可优先考虑三代药物,而ALK融合患者可能从二代药物中获益更多。

    上一篇:肿瘤治疗的方式解释 肿瘤治疗技术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