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抗肿瘤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涵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及放疗技术等多个方向。以下为进展的
一、靶向治疗新突破
1. IDH双靶点抑制剂Vorasidenib
全球首款针对IDH突变型弥漫性脑胶质瘤的靶向药物,已在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应用,通过“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审批绿色通道”加速落地。
该药物是近20年来该领域的首个创新靶向疗法,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 HER2双抗泽尼达妥单抗
获批用于HER2高表达胆道癌,客观缓解率达41.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12.9个月。
二、免疫治疗进展
1. 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
成为中国首个覆盖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2. 双抗ADC药物iza-bren
针对小细胞肺癌,通过“靶向化疗”机制突破化疗耐药瓶颈,临床数据亮眼。
三、细胞治疗里程碑
1. CAR-T疗法
Claudin18.2 CAR-T(CT041):全球首个针对实体瘤的CAR-T疗法,胃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6.8个月,已提交上市申请。
GPC3 CAR-T(CT011):晚期肝癌患者最长无癌生存达9年,部分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2. TCR-T疗法IMA203
用于多线治疗失败的黑色素瘤,客观缓解率54%,最长缓解超2年。
四、放疗技术创新
1. 硼中子俘获疗法
针对头颈癌,无需手术,单次治疗仅需1小时,疗效显著。
2. 钇90微球介入疗法
通过“定点爆破”精准清除肝癌病灶,创伤小且副作用低。
五、其他前沿技术
TILs疗法: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10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负荷降低79.2%。
溶瘤病毒疗法:如NDV-GT溶瘤病毒,疾病控制率达90%。
六、政策与可及性
中国通过“早期准入政策”加速创新药落地,如Vorasidenib已在北京和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应用。
2025年上半年国内获批21款抗癌新药,覆盖肺癌、胆道癌等十大癌种。
这些进展标志着肿瘤治疗正从传统模式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跨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