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分期诊断主要依据国际TNM分期标准(第8版),通过评估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方面综合判定,具体如下:
一、TNM分期标准
1. 原发肿瘤(T)
T1:肿瘤≤3cm,未侵犯主支气管或脏层胸膜。
T2:肿瘤>3cm但≤5cm,或侵犯主支气管/脏层胸膜,或合并肺不张。
T3:肿瘤>5cm但≤7cm,或侵犯胸壁、膈肌、纵隔胸膜等。
T4:肿瘤>7cm,或侵犯心脏、大血管、椎体等,或同侧肺叶多发结节。
2. 淋巴结转移(N)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肺门或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转移。
N2:同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如脑、骨、肝等)。
二、临床分期划分
根据TNM组合分为四期:
Ⅰ期(早期):T1-2N0M0,肿瘤局限且无转移。
Ⅱ期(中期):T1-2N1M0或T3N0M0,伴局部淋巴结转移。
Ⅲ期(中晚期):T1-4N2-3M0或T3-4N0-1M0,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或广泛淋巴结转移。
Ⅳ期(晚期):任何T、N伴M1,出现远处转移。
三、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CT、PET-CT评估肿瘤大小及转移范围。
2. 病理活检:明确肿瘤类型(如腺癌、鳞癌)及分期。
3. 分子检测:基因突变分析辅助靶向治疗选择。
四、预后差异
Ⅰ期:5年生存率70%-90%。
Ⅱ期:5年生存率40%-60%。
Ⅲ期:5年生存率20%-40%。
Ⅳ期:5年生存率低于20%。
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建议患者通过多学科会诊(MDT)确定个体化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