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打击乌装备 乌称继续发起进攻
俄军行动与战果概览
一、火力压制展现威力
俄军在库尔斯克、苏梅等核心区域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其中,单日最高空袭次数高达117次,投掷制导超过212枚,彰显了其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进入4月下旬,俄军频频宣布战果,摧毁乌军的美制“海马斯”火箭炮、M270远程火箭炮等高价值装备。还成功缴获了北约援助的“星链”终端设备和M777炮部件,这些显著战果充分展示了俄军对乌军技术装备的精准打击能力。
二、战术推进与区域控制
在库尔斯克州,俄军成功完成对戈尔纳定居点的清剿行动,建立纵深达15公里的火力封锁带。“道尔-M2”防空系统与“龙卷风”火箭炮的部署,进一步加强了区域的防御能力。普京的宣布,库尔斯克地区已完全收复,并计划进一步在苏梅州开辟安全区,显示了俄军在战术推进上的成果。
三、防空与反制能力显著
面对乌军的无人机与导弹攻击,俄军展现出强大的防空与反制能力。单日即成功拦截124架无人机及多枚HIMARS、JDAM导弹,累计摧毁乌军无人机达5.3万架,军车3.4万辆。
乌军行动与回应
一、持续反击与防御策略
乌军在库皮扬斯克、波克罗夫斯克等地展开反击行动,试图突破俄军的防线。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乌军总参谋部仍强调坚守库尔斯克部分区域,并巧妙地运用“弹性防御”策略,诱敌深入雷区与炮火覆盖区。
二、技术装备与人员损失
后勤压力对乌军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但他们通过无人机和远程火力对俄军实施了有效的反击。乌军发布的精确打击俄军后勤车队的视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人员和装备的损耗也是乌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三、国际协作争议
关于北约的参与,俄方指责北约直接参与战场指挥并展示了缴获的北约装备作为证据。而乌方则坚决否认被包围的说法,并对俄方的战果宣传表示质疑。这一争议也成为了俄乌战场上的另一焦点。
近期关键冲突点
库尔斯克方向
围绕戈尔纳定居点的争夺异常激烈,双方进行了长达17次的反复争夺。最终,乌军选择撤退,而俄军则在此地重构了其防御体系。这一方向上的冲突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顿涅茨克方向
在顿涅茨克方向,俄军推进至博加特尔定居点东南郊,给乌军防线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一方向的进展对于俄军来说意义重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乌军的顽强抵抗。
无人机对抗
在无人机对抗方面,双方都出动了数百架次的无人机进行对抗。无论是俄乌双方都宣称击落了对方大量的无人机,这一领域的对抗也成为了战场上的重要焦点之一。显示出双方都具备强大的现代战争技术实力和战术运用水平。总体来说,俄乌战场呈现高强度消耗战的特征双方不仅在战场上持续角力也在舆论和装备层面展开激烈较量短期内很难打破僵持局面除非出现重大战略调整或外部力量的介入才有可能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