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四年级上册课文
一、课文概述
由云南作家吴然创作,以其独特的儿童散文风格,通过描绘“我”与阿妈在月光下漫步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自然之美。作品以月光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美丽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民族特色。
二、课文结构与内容
1. 开篇场景
秋夜的洱海,月亮如一轮银盘升起,将点苍山、大青树、村道等照亮。在这宁静的夜晚,阿妈与“我”共同漫步,开始了我们的“走月亮”之旅。
2. 月下溪边
月光洒在溪水上,溪水在夜色中流淌,带着花香和生机。卵石间的小水塘宛如怀抱月亮的仙子。回想起白天的洗衣、采花情景,童趣盎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3. 村道与果园
走过村道,秋虫夜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果园里的雪梨、火把梨、葡萄等飘散着诱人的香气。稻田在月光的照耀下,如同镀上了一层银色的毯子。想到阿爸归家的情景,亲情满满,感人至深。
4. 结尾升华
月亮牵着星星走,如同阿妈牵着我。这种温暖的意境,强化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学习目标与重点
1. 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如“淘洗、鹅卵石、坑坑洼洼、镀亮”等,并理解多音字“载”“假”的语境用法。理解词语如“风俗”“汩汩”“闪闪烁烁”等在文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优美段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如“小水塘抱月亮”“稻田像银毯”等。
3. 情感目标:体会“走月亮”中所蕴含的亲情与对自然的热爱,结合生活经验,联想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
四、写作特色详解
1. 线索清晰:以“走月亮”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反复咏叹“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2. 感官描写: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绘月夜之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虚实结合:现实场景与回忆交织,如洗衣、采花等日常情景的描写,丰富了情感层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五、同步学习建议
1. 背诵积累:重点背诵第4段溪水描写和第7段稻田比喻等精彩段落。
2. 仿写练习:运用“照亮了……照亮了……”的句式描写夜景,并仿写一个比喻句,如“稻田像银毯”。
3. 观察实践:在月夜与家人共同散步,观察并记录所见所感,模仿课文结构创作自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