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
关于非法社会组织“某协会”的深入
一、身份性质与合法性存疑
在2016年3月,一个名为“某协会”的组织被民政部列入了首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其合法性的广泛质疑。尽管该协会对外宣称是在“全国工商联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成立,并定位为全国性非营利民间社团,但实际上它并未获得合法登记资质,这使得其宣称的背景与实际行动存在明显的矛盾。
二、组织架构与活动曝光
该非法组织在内部设立了多个部门,包括秘书处、权益部、政策研究部等,涉及会员服务、对外联络、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其声称通过政策咨询、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为了吸引成员并扩大影响力,该组织举办论坛、培训活动,提供法律法规及经贸合作服务。它还开展行业调研,向反映企业诉求,并搭建投融资平台,协助企业维权。这些活动形式虽然看似多样且有益,但由于其背后的非法性质,使得这些活动的真实目的和效果值得深入。
三、地方分支机构与类似组织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该非法组织在河南省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与总会类似,同样缺乏合法登记依据。其他名称相近的机构如“中国民营企业联合会”、“中国民族企业家协会”等也存在合法性争议。公众在接触到这些组织时,需要保持警惕,谨慎甄别。
四、官方建议与公众应对措施
为了避免参与未合法登记机构的活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官方建议公众通过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核实社会组织资质。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未经官方认证的组织,积极参与监督,为构建一个诚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所谓的“某协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但其合法性、真实目的以及活动形式都值得深入。希望广大民众能够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组织的真实性质,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