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专家详解医养结合领域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针对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推进医养结合成为了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关键举措。这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旨在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对该《指导意见》表示高度赞赏。他认为,《指导意见》直击医养结合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使老年人更有获得感。这一政策体系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和信息体系,还明确了发展方向、定位及具体实施路径,为我国医养结合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强化医养结合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是此次《指导意见》的重点之一。梁万年强调,医养结合的广大需求主要来自于基层,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医养结合的“补短板”工作。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应利用现有资源,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的建设,并改造增加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和设施。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与模式。梁万年认为,医养结合跨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养”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融合。服务内容上,突出医养结合的综合性、连续务;服务模式上,强化以人为本,提倡照护服务模式,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将机构和居家相结合。
人才培养是推进医养结合的重要基础。《指导意见》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鼓励志愿服务人员为照护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家属提供服务。
在支持配套政策方面,《指导意见》也提出了多个维度的支持政策,包括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等。其中,创新价格政策包括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医药服务价格+费”,并鼓励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医务人员到相关机构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建立相关激励机制。
这次《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于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和对于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视。这将为我国的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