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有特效药把肌酐降下来吗
肌酐: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与降低之路
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肌酐值被视为病情进展的“风向标”。不少患者忧心忡忡,担心肌酐升高意味着病情恶化,甚至离尿毒症只有一步之遥。真的存在能将肌酐值“一蹴而就”降下来的特效药吗?
答案令人失望,目前尚未出现能立即、直接降低肌酐值的“神奇药物”。即便有些药物短期内似乎有效,也只是起到缓解作用。肌酐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肾功能受损,导致血液过滤速度减缓,毒素在体内逐渐蓄积。若只是单纯追求降低肌酐值,而忽视肾功能本身的修复,一旦停药,反弹的可能性极大。
回想起一位不远千里前来求医的患者,一位年仅五十的男士,病史长达十几年,去年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入院检查时,血肌酐值高达40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仅为23ml/min,病情已发展到慢性肾病四期。除此之外,他的高血压、贫血等其他指标也异常严重。面对主任的询问,他迫切想知道肌酐能否降低。主任告诉他,现在的治疗重点不仅仅是降肌酐,更重要的是稳定肾功能,因为多项症状及并发症的严重性远超单纯的肌酐升高。
肌酐值的稳定与肾功能息息相关,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要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患者需要关注两点。
重视维持症状的长期稳定。不同阶段的肾病患者所面对的挑战有所不同。早期患者只需控制病情,改善日常饮食和免疫力,就能保持病情稳定。但对于中后期患者而言,肾功能不全到肾衰竭的发展过程中,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不仅影响肾功能进展,还可能累及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肺部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控制并纠正这些症状,能为肾脏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保护巩固剩余肾功能至关重要。控制尿蛋白、水肿等症状,旨在尽可能挽救已受损的肾功能或延缓较轻肾细胞的纤维化硬化进程,保护剩余的健康肾功能。患者即使病情好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肾脏的瘢痕化可能导致复发风险。保护好剩余肾功能需要坚持治疗,维持慢性损伤指标的稳定,如高血压和贫血。预防复发和养成良好的护肾习惯也是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遵循“五低一高”的饮食原则,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要避免一切伤肾行为,包括吸烟、喝酒、熬夜、吃得过咸、憋尿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肾功能的长期稳定,远离尿毒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