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流感凶猛致女医生因病人太多累到哭

生活知识 2025-04-19 19:1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广州今年流感疫情肆虐,影响广泛,甚至导致一些医生因应对压力而流泪,病情严重。

随着流感的凶猛来袭,广州各大医院门诊被挤爆。儿科专家警告,今年的流感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患儿病情趋重,并发症多,治疗周期长,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警惕。疾控专家指出,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是此次流感凶猛的原因之一。虽然当前仍是流感高发季,但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有效。

今年的流感疫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让医生们倍感压力。一方面,患者数量激增,医生工作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患者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加大。一些医生因为过度劳累而晕倒、流泪。在今年的流感疫情中,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病程反复、治疗周期过长的病例屡见不鲜。

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主委、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指出,一些抵抗力差的孩子因不及时控制演变成肺炎,甚至病情恶化。他担忧地表示,较长的治疗周期和较重的病情容易诱发并发症,无论家长还是医生都需保持警惕。

由于广州市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对于一些轻症患者,建议前往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病情严重患者的治疗。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呼吁市民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流感。他指出,去年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低是今年流感病例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当前仍是流感高发季,但接种流感疫苗依然有效。

一线医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有的医院儿科医生累得哭,有的医院急诊科病床满满当当,医生加班应对。尽管面临困难,医生们仍然坚守岗位,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

广州今年的流感疫情形势严峻,需要广大市民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控制。建议市民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就医,减轻医院压力。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人们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社区卫生中心病人流量冷热不均

昨日,南都记者走访了荔湾、天河、越秀区的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其病人流量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老城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如同热闹的集市,人流涌动,门诊量急剧上升,医生的工作时间被延长至晚八点。也有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冷清,医生的工作节奏较为轻松。

在荔湾区的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午四点的场景尤为热闹。走廊外的候诊区挤满了病患,近四十人在等待就诊。收费处也同样人潮涌动。为了缓解拥堵,该中心采取了取消挂号的措施,病患可在收费时一并支付挂号费。

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穆小姐介绍,近一个月来,每日前来就诊的人数稳定在500至600人之间,比此前增长了30%-40%。她表示,“我们的医生从未按时上下班过”,繁忙的工作状态已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也在其他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演。

并非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在天河区石牌街暨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数量较少,排队看病的人数不超过十人。海珠区赤岗街卫生站的医生则能在下午五时准时下班。至晚六时许,冼村卫生服务中心已结束当日工作,大门紧闭。

在这种背景下,有医生通过微博呼吁大医院实施限号措施。广州医生张子谦在微博上表示,某些医院的儿科门诊量巨大,但由于未设限号,导致医护工作压力巨大,患者家属的抱怨也不断增多。他认为,这是管理水平的问题,并指出,“领导应以医疗安全质量为先,不能仅看人头多少”。

佛山部分医院已在流感高峰期实施限号措施。广州的大医院尚未跟进。张子谦医生表示,限号并非拒绝治疗,而是分流病人的办法。他认为质量应放在首位。

尽管这一建议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同,但多数市民反对限号。市民王先生认为,医生应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应根据病人需求安排工作。他认为医院应加强管理,如调配更多医生协助呼吸内科和儿科医生,而非限号。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此表示,如果感冒患者都涌向大医院,那么应该反思医改的成果。他强调医改的目标是强化基层医疗、建立机制、转变人们的就诊观念等,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至于限号问题,他认为虽然大医院的医生无法处理如此大量的门诊量,但医院应该尽力接纳所有患者,限号并不现实。

当前广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应对病患流量方面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这不仅考验着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医疗资源和就医观念的深入思考。

上一篇:4款低碳减肥食谱 轻松摆脱赘肉纠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