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号难医患愁医保累 两会问诊医疗“三大难”
就医路上的三大难题:挂号难、医患关系紧张与医保繁琐
就医看病,是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如今却存在着三大难题困扰着人们:挂号难、医患关系紧张以及医保报销的繁琐。这些难题如同巨石压在人们的心头,让就医之路变得不那么顺畅。为此,一些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纷纷指出,尽管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三大难题仍是老百姓心中看病就医的难题,需要有关方面持续改革发力尽快解决。
一、挂号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
挂号难,成为许多患者心中的痛。大医院人满为患,“不信任、不愿来”,患者担心“治不好病”,而基层医院却冷冷清清。这种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让许多患者感叹“挂号难难于上青天”。一位老医生向记者抱怨,北京市三级甲等大医院就诊人次众多,优质医疗资源既紧缺又严重浪费。如何调整医疗资源的布局,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赢得患者的信任,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吴明江表示,应该用更合理的布局、更到位的设施、更优质的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责任制,并对其实行医保重点扶持政策,引导患者树立分级诊疗理念。
二、医患愁:何时休止白色暴力
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是一大难题。白色暴力事件频发,给医院带来了血腥的阴影。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沟通是发生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张福维认为,医疗作为社会化行业,也难逃信息体系遭受破坏的大环境带来的影响。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和完善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制度成为了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吴明江委员提出,第三方调解机构应由医学专家、卫生、司法等部门组成,给患者及家属一个合法和有公信力的平台。
三、医保累:“全国漫游”能否有序开展
对于许多异地就医的患者来说,医保报销的繁琐也是一大难题。来回折腾的报销过程让患者苦不堪言。来自安徽的“沪漂”老人王强就是其中之一。他希望能实现异地医保实时报销。全国已经有26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但跨省即时结算仍是部分地区间的点对点。最近,国务院医改办明确今年将启动跨省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试点,这意味着实现养老、医保“卡随人走,异地转移”的“全国有序漫游”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面对这三大难题,我们需要持续深化改革,从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实现医保全国漫游等方面入手,尽快解决老百姓心中的痛点。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公平、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尽管现今医保制度在各地区的保障水平和缴费标准尚未统一,以及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编码的不一致性,仍然存在着诸多难题,成为了阻碍医保异地漫游的屏障。这一问题被朱雪芹所提及,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流动性的增强和异地就医的需求越来越高,医保异地漫游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由于各地医保制度的不统一,导致了医保异地结算的困难,使得许多人在异地就医时遭遇了种种不便。这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和缴费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医保制度的碎片化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也使得异地就医的人们难以享受到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
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编码的不统一,也增加了异地就医的难度。由于各地医保目录的差异性,导致了药品、诊疗项目等在不同地区的报销范围和报销标准的不一致,使得人们在异地就医时需要面对更多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应该加强医保制度的整合和统一,建立全国性的医保制度框架,实现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需要推进医保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以便更好地实现医保的异地结算。
解决医保异地漫游的难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通过加强制度整合和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异地就医需求,实现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浏览经济参考报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