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医保结余7644亿并不算多 不存在浪费

生活知识 2025-04-19 02:11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在2012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累计结存金额达到了惊人的7644亿元。这一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质疑这些结余是否过多,是否有效地用于参保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对此,我们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以深入了解事实真相。

让我们关注医保结余的规模。据人社部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为6939亿元,支出为5544亿元。当我们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加后,确实得到了7644亿元的累计结余。根据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一数字并不算是过多。根据该《意见》,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原则上应控制在69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当前的累计结余并未超过设定的指标。

我们必须注意到,在7644亿元的累计结余中,有2697亿元是属于个人账户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是由个人保管的,因此并不能算作统筹基金的结余。而统筹基金的结余为4947亿元,相当于10.7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也未达到设定的15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这笔结余并不算是“结余过多”。

尽管总体结余规模并未超过设定的指标,但我们仍应关注到医保制度的复杂性和地区间的差异。一方面,医保结余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个人支付的看病费用仍然较多。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必要对医保制度进行优化,提高参保人的补偿比例。

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三种基本医保制度间以及地区间的差距。虽然7644亿元的累计结余看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实际上,这掩盖了我国医保体系中存在的地区间和制度间的差距。我国不同地区的城镇基本医保基金结余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种基本医保之间的基金结余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北大医学部主任助理、卫生经济学教授吴明指出,医保结余与方案设计息息相关,参保人的补偿水平是决定医保结余多寡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地在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医疗保险覆盖面、医疗保险筹资比例等。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当地参保人员年龄结构、疾病谱、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以实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管理目标。

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医保制度,既要关注到累计结余的规模,也要关注到地区间和制度间的差距,以及医保方案设计的各种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善医保制度,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受益。专家建言改革医保制度:提升统筹层次、缩小地区差距并重塑个人账户

从卫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医保制度的运行设计至关重要。吴明专家指出,医保基金的核心使命是降低参保人的医药费用经济风险,因此应更多地用于提高参保人的补偿比。当前,关于累计结余是否应达到69个月的平均支付水平,在参保人自付比例较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其值得深入。

吴明进一步建议,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医保基金,应提升统筹层次,由区县一级跃升至地市一级,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全省统筹。这样不仅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还能使医保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整合管理部门,融合制度,实现三保合一,是必经之途。

同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保所所长李珍,也对个人账户制度提出了改革意见。她认为,个人账户的资金虽以保险的名义收取,但其使用方式并非如风险分担机制那样灵活。当前的个人账户只能专款专用,不能共济使用,这反而导致了保费资源的浪费。

李珍教授主张取消个人账户,将其用途转向城市“一老一小”的医疗保障。这不仅解决了个人账户资金浪费的问题,还提升了“一老一小”的保障水平,有助于解决城镇医保“一家多制”的复杂局面。

多位专家强调,医保管理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他们建议方案必须经过科学测算,以提升补偿水平为目标,努力使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30%以下。面对卫生费用上涨的挑战,应建立精确预测预警系统,对医保管理和使用进行实时调整。医保的当年结余率和累计结余率应有明确的指导标准,以确保制度的稳健运行。

在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专家们的主张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医保体系,为全体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期待着这些专业意见能够引发更广泛的讨论,并推动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上一篇:学日本名模推荐的泡澡减肥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