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可导致低磷血症
阿德福韦酯的暗面:抗病毒治疗的隐忧与
在抗击病毒的过程中,阿德福韦酯(ADV)作为一把利剑,广泛应用于抗病毒治疗领域。其长期使用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隐患。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感染/肝病科主任王磊教授在多次专业会议上强调,这种药物可能引发肾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或低磷血症,甚至导致骨折、骨痛。
在山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最近召开的学术年会上,王磊教授痛心分享了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该院近期发现了大约30例因服用阿德福韦酯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再次敲响了警钟。
王磊教授介绍,慢性乙肝治疗的核心在于抗病毒治疗,而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则是这一治疗的主要武器。阿德福韦酯便是其中一员,因其抗病毒效力强、安全性好、适应证广等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其应用时间长达近十年,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应用的其潜在的副作用逐渐浮出水面。
药品说明书上的信息对此语焉不详,进口的阿德福韦酯说明书中仅提到了肾脏损害及低磷血症,而国产药品的说明书中甚至未提及这些不良反应。这让许多医生与患者对这一药物的潜在风险知之甚少。
那么,阿德福韦酯为何会引发低磷性骨软化症呢?专家解释,当阿德福韦酯导致肾功能受损时,主要影响肾脏的肾近曲小管。这使得肾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下降,血磷水平随之降低,最终打破骨矿化平衡,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骨软化甚至骨折。
王磊教授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一位服用阿德福韦酯长达5至7年的患者,因出现低磷性骨软化症的症状而就医。经过王磊教授的积极干预包括更换药物、补磷和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实例为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与信心。
这一连串的事件提醒我们,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场持久战,而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药物的副作用。正如王磊教授所言:“虽然药品上市前已经过临床试验,但某些长期副作用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现。”在这个与前进的过程中,每一个医生的努力与每一次患者的康复都是宝贵的经验。药监部门应关注阿德福韦酯警示补充说明书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将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上报至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据监测中心专家介绍,收到相关不良反应报告后,该中心在今年六月组织召开了关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回顾性研究病例的专家论证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特点,特别是关于骨骼系统损害和低磷血症的病例。王磊医生作为受邀专家之一参与了此次研讨。
药品说明书的更新与修订在我国药品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按照既定流程,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集并研讨完专家论证意见后,会将这些意见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汇集全国范围内该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修改药品说明书或加注警示语等。而在修改说明书的过程中,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的意见也会被征求。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必须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若药品生产企业未能根据药品的实际安全性、有效性情况及时修订说明书,或未在说明书中充分说明药品的不良反应,由此引发的后果将由该药品生产企业承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有权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说明书或标签上加注警示语。
王磊医生强调,鉴于目前阿德福韦酯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国家药监部门应尽快进行深入调研。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相应的警示内容,以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他还建议加强医生教育和媒体宣传,让广大医生和患者了解阿德福韦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随访观察。这样既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也能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参考。
在此,我们期待国家药监部门能迅速行动,对阿德福韦酯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必要时更新药品说明书,以确保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提醒广大患者和医生,在使用相关药物时,务必了解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并遵医嘱进行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