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足,我国眼角膜捐献人数少得可怜
重塑生命之光:西安市眼库的角膜移植困境与捐献者的温暖指引
在西安市眼库的一隅,1月28日,主任银勇展示了一片使用后的剩余角膜。这背后,是一场关乎生命之光与生命延续的严峻挑战。当天,记者深入了解到西安市眼库的当前状况,发现角膜库存告急,等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已超过500名。
西安市眼库作为国内较早建立的规范化眼库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致力于移植事业。面对现实情况,却显得捉襟见肘。很多人对于捐献存在疑虑,“入土为安,不能死无全尸;让我们无偿捐献了,是否医院会不当得利?”由于对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人们的顾虑重重,导致捐献人数极为有限。
主任银勇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捐献的相关情况。他强调,捐献并不会影响捐献者的仪容,整个过程仅需20分钟。通常在捐献者去世后6至12小时内提取角膜。这一光明的赠礼是以匿名方式进行的,捐献者的家庭信息绝对向受捐者保密。眼库会向捐献者家属提供受捐者的基本信息。更为关键的是,在世界各地买卖人体器官和组织(包括)都是违法行为。针对经济困难的捐献者家庭,可以向红十字会申请慈善救助金。
据了解,与市民捐献稀少的现状相比,去年斯里兰卡眼库向西安市捐献了100片,这一数量相当于西安市市民10年来的捐献量。这一鲜明的对比无疑加剧了角膜移植的困境。银勇主任呼吁更多人能够消除疑虑,参与到捐献的公益事业中来。
银勇主任也提到了关于角膜捐献者的年龄问题。他建议年龄最好在3至60岁之间的人群进行捐献。虽然年龄太小和太大也可以捐献,但其在临床使用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病人手术,以使捐献者的角膜发挥最大作用。这一细致的指导无疑为那些愿意捐献的人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生命之光呼唤你我,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移植事业贡献力量,为那些等待光明的人们带去希望与温暖。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消除疑虑,参与到这场关乎生命延续的公益事业中来,让生命的火炬继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