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出厂价格应该公开透明化
最近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新的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宣布将从12月1日开始深入调查药品出厂价格,进一步推动药品价格透明化。这一行动是对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持续施压,力图打破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药价过高的僵局。
过去,发改委已经对医药企业垄断行为施以巨额罚单,而现在,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药价的源头。这一系列动作清晰地表明,决心对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进行彻底整治。
不可否认,药价虚高的帽子确实扣在了多个群体上,包括药厂、医药代表和医生。他们在药品的利益链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各种手段如回扣、赞助等获取利益。他们应该受到公众的审视和监管部门的惩处。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于当前医疗体制的弊端和医药产业的混乱。以药养医机制成为医疗领域的最大毒瘤,扭曲了医生的激励机制,使他们有冲动使用高价药。医药产业存在小、散、乱、弱的问题,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流通成本不降反升,进一步推高了药价。
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药品出厂价格公开透明,让一切潜规则无处藏身。公开药品出厂价将倒逼医疗体制和医药产业进行改革,从而彻底颠覆虚高的药价。
调查药品出厂价并非易事。要了解每家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中成药的情况更为复杂。全国约有5000家药厂,对每个药厂进行调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出于各种考虑可能会虚报价格或不予配合。
要让药价“底牌”见光,就必须排除一切困难,找出真实的底价。这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实现采集底价、公布底价和定期调整。还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改革,包括定价机制、公立医院、流通领域、医保支付方式以及监管机制等。
涉及的药品质量监管、卫生、工信、商务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一致,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改革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幸运的是,已经实施一年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办法已经确定了许多常用药的底价。借助这一契机,我们可以期待药价回归合理价位,彻底消除各利益方的寻租空间,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实惠。这将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