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

生活知识 2025-04-13 13:4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母亲进京探望儿子严延年,却得到儿子可能即将离世的预感,一句“丧期将至”让人揪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位备受汉宣帝器重的官员走向不幸的命运呢?

严延年,一位在河南担任太守的杰出官员,深受汉宣帝的赏识。某日,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来到河南探望他,然而短暂的相聚后,她带着一句“丧期将至”的预警离去。不久,严延年的命运发生了悲惨的转折,他被判刑遭诛,遗体被弃市。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为何备受器重的严延年会遭遇如此厄运呢?

严延年的才华与胆识令人钦佩。他最早担任御史属官,后成为侍御史。在霍光擅行废立之际,他毫不犹豫地弹劾霍光,批评其无人臣之礼。尽管奏章被搁置一旁,但汉宣帝对此心知肚明。严延年的直言不讳赢得了汉宣帝的青睐。

严延年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弹劾大司农田延年而遭到反击。田延年是霍光的心腹,与霍光关系密切。当汉宣帝试图处理霍光时,他选择了将问题交给御史中丞处理。御史中丞为巴结霍光,反而诬陷严延年。虽然严延年逃脱一死,但已引起汉宣帝的不满。

严延年之所以被称为“酷吏”,是因为他在担任县令及太守期间,采用严刑峻法治理地方。这种做法效果显著,“令行禁止,郡中正清”。汉武帝时期的酷吏往往难以长久受宠。因为古代王朝提倡“以德治天下”,严刑峻法不能公开提倡。酷吏得罪人多,遭受弹劾是必然的。一旦被弹劾,皇帝是否保护就成了关键。

严延年的母亲深知这些道理,她劝儿子要实施仁政,不要搞严刑峻法。但严延年并未听从母亲的劝告。汉宣帝虽然器重严延年,但也不敢过于重用。最终,因一句牢骚话,严延年遭到了弹劾,被判弃市之刑。

回顾严延年的仕途生涯,他曾因直言不讳受到汉宣帝的器重,但也因得罪权臣而遭遇不幸。他的命运反映了古代王朝政治的复杂与残酷。尽管才华横溢,但生存的智慧同样重要。否则,即使是备受器重的官员,也可能一着不慎,走向悲剧的结局。

上一篇:同桌的你电影百度影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