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称治霾30年太久 三五年不现实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第三场记者会上,各界委员齐聚一堂,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相关议题接受记者采访。其中,多位委员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指出,当前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他强调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应该服从于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凌驾于其上。他呼吁,我们需要更多的文化创新,这不仅需要特殊的人才,也需要符合大众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创新理念。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秦大河则就治理雾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治理雾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必经之路。同时他也指出,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地期待短时间内解决雾霾问题,但也不能过于悲观,失去信心。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则关注社会保障问题。他认为,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障网的力度需要逐步加强,各个保障网之间也需要衔接得当。他还特别提到了带薪休假的问题,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委员则强调了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人人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目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因此应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多办好学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委员则就医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了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的重要性,认为这可以缓解民营医院的窘境。同时他也指出,理顺医药价格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等问题的根本措施。
在这场记者会上,各位委员的发言精彩纷呈,不仅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而且富有前瞻性。他们的建议和思考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来源:人民网 李晓宏 程晨)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官方网站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