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终身运动习惯,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的

健康快乐 2025-05-01 09:47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近期一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超过69.9%的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每周体育课仅有两节或更少。家长们普遍认为目前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包括运动强度低(55.3%)、课程被主要科目占用(50.6%)等。有高达60.5%的家长认为我们需要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体育的重要性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与其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挂钩。这不仅关乎到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考核,也与教师的职称和绩效工资、学生的综合评价及升学紧密相关。尽管政策层面如此重视,为何家长和学生仍觉得体育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体育课依旧缺乏吸引力呢?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和爱好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中小学体育课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体育的乐趣,掌握初步的运动技巧,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现实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感到乏味,甚至产生挫折心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未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自我价值的提升。相反,他们感受到的是为了分数提高和老师满意等短期功利目标而进行的机械锻炼。

反观成年人,他们愿意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甚至支付高昂的健身费用去坚持锻炼,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益处。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以陶冶学生情操。近年来,一些学校尝试体育课分层教学,根据爱好和水平将学生分在同一教学组,这体现了以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体差异。

目前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仍被视为一种配置和配比的任务。学生往往对体育课留下负担重重的印象,经历了挫败和尴尬后形成的阴影长久不散,对身体的自我认知定位不高。更为关键的是,当前的体育课内容往往忽视体育的趣味性,被视为单纯的体力劳动。家长常常将体育视为一种放松的“调味品”,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真正的教育应当既充盈学生的头脑,又强健他们的体魄。优秀的体育课应当让学生乐于参与,甚至产生再上一课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民众运动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青少年时代在体育课堂中的体验和经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我们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式,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找到乐趣和价值。

上一篇: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越漂亮伤害越大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