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吃灰的小家电吃香
在这个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二手小家电,像是面包机、养生壶和加湿器等,它们被主人以“全新”或“九成新”的状态重新挂出,售价往往只是购入时的零头。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小家电时的一种冲动行为。
或许是受到颜值的吸引,或许是受到商家宣传的蛊惑,消费者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下单购买了一些小家电。当这些产品真正进入消费者的生活时,他们往往会发现这些产品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于是,这些小家电要么被闲置在一旁“吃灰”,要么被低价转卖甚至直接丢弃,这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防疫期间,“宅经济”催生的小家电市场的旺盛需求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趋势。虽然许多小家电产品经历了短暂的火爆后便沉寂下来,难以逃脱“火一把就死”的命运。也有一些产品如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清洁类产品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好帮手”,为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当前,大部分小家电并非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而是旨在提高生活品质。针对这一特点,许多厂商开始细分消费者行为习惯,研究尚未被发现的消费场景,不断推陈出新,给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新的仪式感和体验感,满足消费者的“尝鲜”需求。“新鲜感”过后,有些小家电就被扣上“智商税”的标签。这实际上意味着这些产品存在缺陷,没能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当消费者对产品进行吐槽时,厂商如果能从中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那么这些“学费”就没有白交。但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有些厂商选择用廉价策略博取市场空间,甚至推出一些价格低廉但质量堪忧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存在不仅会破坏消费者对于整个行业的信任度,甚至会损害小家电产业的形象。在存量竞争中,差异化竞争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价格战”显然不是最优解。要想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并给他们带来幸福感,厂商还需依靠科技创新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例如扫地机器人这个体量不大的产品却充满了科技感。芯片研发、自动驾驶、自动清洁等前沿技术的协调配合让扫地机器人成为了真正的科技产品。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扫地机器人成功地从“人工智障”的质疑中走出,成为市场上广受欢迎的产品。如今,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同时也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产品不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解决方案。从小家电行业的发展来看只要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吃灰”的小家电同样有“吃香”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