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吃梨清心润肺为首选 体质虚寒者不宜生吃
随着立秋节气的悄然过去,秋季的脚步已然来临。在这个季节,天空高挂着一幅多旱少雨的画卷,气候环境显得尤为干燥。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如便秘、感冒燥咳、情志抑郁等。为了应对秋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遵循“燥者润之”的原则,避免秋燥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应注重饮食调养,经常食用一些具有养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其中秋季的蔬果首选梨,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润燥食物。
梨,生食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在秋季干燥的气候中,生吃梨能够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咽喉干燥痒痛、干咳及烦渴、潮热等阴虚之症。《本草纲目》记载,梨能利也,其性下行流利,药用价值极高,能够治疗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梨的多种功效,它不仅能够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对于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的多种症状也有良效。梨还有降低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对于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来说,常吃梨大有裨益。
梨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煮,或者制成汤羹。以下为您介绍几种梨的食用方法:
1. 生吃梨,享受其原汁原味的口感,能够充分体验其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产生的多种症状的效果。
2. 将梨压榨成汁,加入胖大海、蝉蜕、冰糖等煮服,对体质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3. 制成“秋梨膏”,将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状,可治疗肺热咳嗽。
4. 梨与杏仁、桔梗、川贝等一同煮水,可治因伤风感冒后黏痰不愈者。
5. 挖去梨盖内的核仁,加入川贝、冰糖或蜂蜜后重新盖好,隔水加热炖熟,可治疗痰火胸痛、咳嗽。
6. 捣泥成梨糕后加冰糖食用,能清热治风热咳嗽。
7. 连皮切块与木瓜、密枣、猪骨一起煮汤,具有消暑、清热、开胃的作用。
虽然梨具有清心润肺的功效,但因其性寒,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对于这类人群,可以将梨隔水蒸或者放汤,或与药材清炖后食用。患有胃寒、腹泻者以及女性产后、小儿出痘者也不宜食生梨。因为梨的性质寒凉,一次不宜过量食用,尤其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和血虚者更需注意,过多食用易伤脾胃、助阴湿。让我们在品尝梨的美味的也保护好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