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双双来袭,秋冬腹泻切莫随意应付
近期,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和小学出现了因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腹泻等病例。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流感和感染性腹泻进入了高发季节,对此,儿童和老年人的防范工作尤为重要,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是防护的重点。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疾病,寒冷季节尤为高发。在美国,每年有60%-90%的非细菌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而在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约为15%。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诺如病毒感染在中国人群中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感染高峰一般出现在10-11月。一旦感染,患者往往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并且传染性极强。它可以通过食物、水、密切接触甚至是呼吸道传播,往往是一人染病,短时间内就会迅速扩散。预防工作的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家长应让孩子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学校和家里每日的餐具应集中消毒,同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病毒传播。
还有一种名为轮状病毒的感染性腹泻,它大部分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被称为秋季腹泻。6-24个月的婴幼儿最容易感染发病,潜伏期1-3天。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腹泻,还可能造成多系统损害,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死亡的患儿占住院病毒性腹泻患儿总量的很大一部分。在我国,每年有大约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深化肠胃保护:中药口服的临床优势
在保护肠胃健康方面,选用合适的药物是关键。面对腹泻等问题,我们应避免滥用抗生素,而是遵循医嘱,理智选择药物。对于一般的水样便,抗菌药物并非首选,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并无疗效。
微生态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法,通过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有效控制腹泻。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在此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肠粘膜保护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也被广泛应用。
在中药领域,保济口服液等中成药在肠胃保护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文献显示,保济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型腹泻)时,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秋季腹泻属于中医外感泄泻范畴,其病变主要集中在脾胃。保济口服液由多种中药如广藿香、化橘红、薏苡仁、苍术、茯苓等组成,具有解表、祛湿、和中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腹痛吐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病证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保济口服液具有抑菌、抗炎、止泻、镇痛以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
秋冬季节是腹泻的高发期,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需要格外注意。家庭常备或外出旅行时,都可以考虑备一盒保济口服液等肠胃药,为肠胃健康提供防护。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文中所述观点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自行核实。我们对文中陈述的文字和内容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