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调查结果
关于小林制药含红曲成分问题保健品的深入调查,揭示了其致病原因、对消费者健康的损害、受影响的人群规模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和长期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以下内容是对此次调查的详细阐述:
一、致病原因的确认
经过日本厚生劳动省及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的实验证实,小林制药保健品原料中检出的软毛青霉酸具有肾毒性,是导致消费者肾功能障碍的直接原因。这种软毛青霉酸属于青霉菌属代谢物,可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污染而混入。而其他两种未命名物质目前并未显示出肾毒性。
二、消费者健康的损害情况
大部分患者被诊断为范可尼综合征,这是一种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肾小管无法回收人体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和矿物质,导致这些物质随尿液排出。部分患者出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或急性肾小管损伤等症状。
尽管部分患者停止使用保健品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截至2024年7月,仍有85.7%的患者(105例)的肾功能未能恢复。其中,7人甚至需要透析治疗,2人持续依赖透析。早期调查显示,约75%的患者在停用保健品后症状有所改善,而25%的患者则需要接受类固醇治疗。
三、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截至2024年9月,已有2450人因使用该产品而就医,其中120例死亡病例正在调查因果关系。早期数据显示,212人因使用该产品而住院,同时有53000件咨询记录。患者主要集中在40-69岁年龄段,女性患者占比高达66%-69%。
四、企业的责任与应对
面对此次事件,小林制药自2024年3月起陆续召回相关产品,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中国消费者协会确认涉事产品并未在中国大陆销售,但提醒通过跨境渠道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联系退货。
五、长期影响的评估
日本肾脏学会指出,严重肾损伤的患者可能面临不可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风险。目前,科学家们尚未明确软毛青霉酸对人体的长期毒性机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此次小林制药保健品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保健品安全的关注,也为相关行业敲响了警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