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大学生下跪借钱是“求生本能”
聚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莫向松的生死抉择
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莫向松因罹患急性白血病,陷入了生死边缘。他的故事,让人动容,更引发无数争议。在生活的重压下,他身披玫瑰,来到新希望大厦外,向公众下跪借钱。他所举的标志牌上写着“借我一百万,我打工还你一辈子”。这一行为,被一些人视为“道德绑架”,但请理解,这是一位求生者的本能。
莫向松的境遇让人同情。他的养父养母为了给他治病已经倾家荡产,而他却仍处在绝望的境地。他深知,质疑和争议无法消除,但人性的善良和同情不应被忽视。他的求生本能,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望,是他在绝境中的自我拯救。
一些舆论对此表示质疑,这是公民素养的体现,也是对自由的捍卫。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权利的自由,但自由的边界是尊重他人的权利。虽然舆论纷纷扬扬,但很少有人指责相关企业为富不仁。这是因为,在理性的我们不能忘记人性的善良和同情。
莫向松的行为艺术,更像是一种“弱者的武器”,更容易引起关注,从而更便捷、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当生命面临威胁时,这完全可以看作是莫向松为完成生命自我拯救的本能行为。虽然有人质疑他的行为是炒作,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同情和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救助方式的权利。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莫向松的个人经历,更要关注制度设计的不足。对于重病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大学生虽然已成年,但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还是要靠家庭提供,这决定了他们并不能参加主要为有工薪收入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设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那么,在面临重大疾病时,他们该如何寻求帮助?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莫同学面临的白血病治疗费用问题,让我们深感忧虑。好消息是,现行的制度或许能为莫同学带来一线希望。虽然医疗费用报销只有50%,但结合商业性大病保险,报销率有望提升到70%,这无疑为莫同学及其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回溯到成都市2010-2011年度的医疗保险政策,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宣传资料。在成都市各类高校就读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都可以参加这两项保险。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大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保障水平。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是由高校统一组织,莫同学所在的学校是否已为他参保了呢?如果已参保,那么医药费报销便有可能实现。即使报销比例只有一部分,也能为莫同学的家境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最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出台,更是为莫同学这样的困境家庭打开了新的救助之门。其中的“临时救助”条款,针对因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国家会给予援助。莫同学如果家庭困难,可以在家乡申请这项社会救助。学校也可以出面,帮助莫同学向成都市民政部门申请救助。
莫同学还可以寻求公益慈善机构的帮助。我们深知中华慈善总会针对某些特定白血病设有慈善项目,可以向成都市慈善基金会进行咨询。通过媒体向社会求援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或许能为莫同学带来希望之光。向社会求助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不能针对特定自然人,更不能有强捐索捐的现象。
自2014年以来,建立托底性民生保障的问题已经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明确表示,“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这一思想已经被写入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我们期待在这基础上,早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力的支持。
莫同学,相信在各方力量的扶持和帮助下,你一定能成功地“活下去”。你的困境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期待你能通过正当合法的求助渠道得到帮助,度过这个难关。我们与你同在,为你加油!
相关新闻推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