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加拿大是怎么预防禽流感的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H7N9禽流感的阴霾似乎已逐渐散去,但我们依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回首往事,禽流感在04年曾一度爆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那么,同为经历过禽流感洗礼的加拿大,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呢?
九年前,加拿大弗雷泽河谷地区遭遇了一场H7N3禽流感的侵袭。当时,蒂姆伦佩尔的养鸡场刚刚开始运营,损失并不严重,但他深知,这场疫情给当地家禽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过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家禽饲养业开始发生变革,一套强制性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得以确立。
2004年2月,弗雷泽河谷地区首次发现H7N3禽流感疫情。在无法确定疫情源头的情况下,联邦食品检验局果断采取行动,扑杀了该地区42个家禽养殖场的1900万只家禽。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疫情才得到控制。
时隔九年,我们再次来到弗雷泽河谷,探访了曾经历疫情的伦佩尔和他的洛克维尔德农场。这座农场占地半公顷,每年出产3万只鸡、50吨鸡肉。伦佩尔以高标准的方式饲养鸡群,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定和标准。他进入鸡棚前,总是穿上防护服、套上鞋套,以防将外部有害物质带入。这种饲养方式得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爱护动物协会的认证。
伦佩尔告诉我们,认证项目的标准远超商业养殖标准。“比如,我们为每只鸡提供两倍的活动空间、饮水空间和饲料空间。我们遵循自然的昼夜节律,不使用人工光源。农场上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照顾动物。”他说。
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后,伦佩尔不得不重建养鸡场。如今,他和当地的家禽饲养场场主们一样,更加重视生物安全。“我们需要保持鸡棚的清洁,防止其他鸟类和野生动物进入。”伦佩尔说。他坚决拒绝给鸡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只喂有机饲料。他对有机饲料的益处深信不疑,并当面吃下了一把鸡饲料。
“我们的饲料不含动物副产品、抗生素,是完全有机、无化学物质的。”伦佩尔介绍,“主要是小麦、大豆粉,还有豌豆、亚麻和谷物。”
接下来的几个月,伦佩尔将带着他的产品前往各地农产品市场销售。许多消费者喜欢这种“人性化”饲养、以有机饲料喂养的鸡,他们愿意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这些产品。
同样经历过2004年弗雷泽河谷禽流感疫情的雷-尼克尔如今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家禽协会主席。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他们制定了一套强制性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并每年接受检测。加拿大联邦食品检验局还建立了不间断的监测系统,以监测家禽群是否受到禽流感的威胁。
在抗击禽流感的道路上,加拿大与我们一样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如今,他们通过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有机的饲养方式和先进的监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无禽流感的明天。网编微微九年前手记:众志成城抗禽流感取得大捷,然战役结束后我们又稍有不慎陷入松懈。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否未从中吸取教训,让禽流感得以再次伺机而动?如今,H7N9禽流感虽已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但如若不深刻吸取教训,未来仍可能有更多未知的新型禽流感病毒侵袭。我们需要的,不是事后诸葛亮的补救之道,而是未雨绸缪的预防策略。
回首那时的抗疫之战,全民一心抗击禽流感病毒,展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时的胜利,更要关注未来如何避免再次陷入困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禽流感病毒如同潜伏的猛兽,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才去应对,而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防患于未然。
疫情过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公共卫生安全,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只有全民共同参与到预防工作中来,才能有效遏制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我们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毕竟,病毒不会因国界而止步,只有全球联手,才能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完善预防体系,确保我们的家园安全无虞。我们要以史为鉴,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