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为外国人移植器官:卫计委将吊销医院资格
中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
在同期举办的器官捐献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发表讲话,呼吁我国器官移植医院需要经历一次重新洗牌。他明确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出台新政策,要求所有器官移植医院必须开展尸体器官(即公民身后捐献的器官)移植项目。如果不开展此项,医院将失去器官获取和移植资格。私下分配器官或使用非国家器官共享系统来源器官的医院和医生也将受到严厉处罚。
黄洁夫还提到,根据中国的器官移植临床需求,计划逐步审评增补约100家器官移植医院。目前全国仅有169家医院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批认可的器官移植资质。由于器官来源短缺,一些医院的器官供体仍来源于私下交易、司法渠道等,并非都开展了公民身后捐献器官的移植工作。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追踪分析发现,在169家器官移植医院中,仅有部分积极参与了公民身后捐献器官的获取、分配和移植工作。系统主任王海波坦言,仍有部分医院未完全融入这一体系。
针对现状,黄洁夫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加强监管并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进一步规范器官捐献、获取、分配和移植的每一个环节。他还特别强调,捐献的器官必须进入电脑自动分配系统,所有已拥有移植资质的医院,如果持续未开展尸体器官捐献工作或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都将面临吊销器官移植资格的处罚。
对于全国预估的20万至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重症患者,目前的医院和医生资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黄洁夫预计,为了满足临床需求,还需要逐步增加约100家器官移植医院。他强调增补过程必须审慎,已申请的医院应先从试点开始。
黄洁夫呼吁所有相关医院和医生积极参与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为更多需要的患者带来希望。他也提醒公众关注器官捐献的重要性,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完善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在中国的建立。随着器官获取组织联盟的日益壮大,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推进公民身后捐献器官的工作上再次展现决心。近日,黄洁夫主任明确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发布更为强制性的政策,所有公民身后的器官捐献,必须进入全国统一的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进行自动分配。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这一新动向,各界的反应强烈。新京报记者魏铭言的报道中详细解读了黄洁夫主任的讲话。他表示,任何擅自进行系统外的器官分配都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现此类行为,不仅涉及的医生将被取消移植资格,相关医院也将失去器官移植的资格,并对医院院长进行问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国家卫计委已经强制要求所有省份开展器官捐献工作。这不仅包括公民身后自愿无偿捐献器官的宣传动员,更涉及到器官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目前,中国已有25个省份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昨日,国家卫计委与中国红十字会在广州联合通报了的数据。从2010年3月开始试点器官捐献工作至今,中国已经有1529位公民身后捐献器官4148个。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生命得到延续的希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黄洁夫主任表示,虽然去年3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已经全国推开,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些省份未积极参与。为此,国家卫计委计划在今年各地卫生和计生部门重组完成后,下发强制性文件,要求各省级卫计委必须开展器官捐献与公民身后捐献器官的分配和移植工作。对于那些工作不力的省份,将严肃追究卫计委主管副主任的责任。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也为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多新闻动态,请持续关注新京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