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当猪倌给猪听音乐睡“席梦思”
奇闻逸事:音乐人的别样人生乡下猪倌的乐章
在音乐的海洋中,有些人追求的是舞台上的辉煌,而有些人则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音乐人的故事,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
时光回到1976年,那时的舒畅年仅8岁,已经是江岸区红小兵宣传队的二胡独奏演员。他的每一次演出,都伴随着摄像机的记录,见证着他音乐的成长之路。他的才华不仅为乡亲们所称赞,更是为湖北电视台“阳光行动”等栏目所青睐,担任音乐编辑达9年之久。
在音乐的道路上,舒畅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养猪。朋友们都有些惊讶,这位专业的音乐人为何会选择与音乐毫不沾边的事业。但当我们见到他时,他的猪场确实与众不同。
猪场位于红安县八里镇李东垸村,远离喧嚣,环境幽雅。金黄的油菜花与各色野花交相辉映,美如画卷。而这里的猪,居然听音乐!猪圈不臊臭,不污染环境,令人难以置信。
舒畅,这位41岁的音乐人,如今成了猪倌。他套头棒针毛衫、牛仔裤、时尚登山靴的装扮,都市潮人的气质与乡村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他笑着告诉我们:“我是正宗科班出身,一家三口都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校友。”他的父亲是武汉歌舞剧院的二胡乐手,他在5岁时便跟随父亲的步伐开始学习二胡。9岁时,他甚至有机会为前来视察的国家领导人演奏。
在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习生涯结束后,舒畅并没有选择留在音乐学院,而是选择了下海闯荡。珠海、深圳、厦门、海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音乐才华不仅限于二胡,他还擅长键盘、作曲、配器。只要能够搞音乐并且能挣钱生存,他就愿意去做。
闯荡多年后,舒畅选择了回到家乡武汉。他在湖北电视台的栏目中担任了9年的音乐编辑。一天,他突然决定放下音乐,去做一件与音乐完全无关的事养猪。
对于为何选择养猪,舒畅告诉我们:“养猪是经济链的重要一环,大家都要吃肉啊。”他的猪场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用心。猪舍的设计考虑到动物的舒适感,甚至给猪听音乐来帮助它们放松。
当我们抵达猪场时,卢传胜向我们介绍:“舒畅去年9月来到这里,开始养猪。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和忙碌的舒畅,他正在为他的音乐人生和养猪事业付出努力。
这就是舒畅,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人。他的音乐才华令人钦佩,他的勇气更是让人佩服。他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不同的选择和可能,只要我们勇敢追求,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在现代农村的某个角落,一对夫妇殷美德与妻子,仿佛是城市的“流氓下乡”,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来养猪的。他们实际上却是引领猪场革命的先锋。初来乍到,殷美德便果断地将一头飘逸的长发剪短,入乡随俗,准备投身于这片肥沃的土地。
在巨大的猪场里,记者好奇地探寻为何这里似乎并无忙碌的劳作场景。殷美德微笑着解释,现代化的养殖方式让养猪变得轻松许多,每天仅需喂食三次,而非传统印象中繁重的工作。当被问及猪圈清洁问题时,殷美德颇为自豪地介绍,这里的猪生活在发酵床上,无需冲洗猪圈,只需定期翻动发酵床即可,既简单又环保。
跟随养猪专家舒畅的脚步,我们得以亲眼见识这一独特的猪圈。没有臊臭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悠扬的音乐,每个猪圈上挂着白色音箱,播放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草原牧歌》。舒畅介绍,音乐不仅能让猪愉悦,还能促进猪的生长。猪们似乎也能感受到这份关怀,用脸蹭蹭裤腿,嘴里哼哼叽叽撒娇。
那么,猪的“席梦思”床又是怎样的呢?舒畅指着脚下说,这就是发酵床,由稻壳、花生壳、锯末等自然材料制成,厚度达90厘米,松软且环保。猪排出的屎尿被深埋于发酵床下消解,转化为有机肥。这样的养殖方式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让猪们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面对如此先进的养殖方法,为何传统养猪方式仍然盛行,给环境带来污染呢?舒畅坦言这是观念问题。虽然发酵床养猪更为环保,但前期投入较大,难以推广。他作为一个音乐人,也怀揣着对环境的敬畏之心,决心投身于环保养猪事业。他的直率和坚定让人深感敬佩。
这对夫妇和他们的团队,用音乐与自然的智慧,为农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他们的故事不仅让人感叹现代科技的力量,更让人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们的努力,也许正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