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保重复参保人数超1亿 人社部启动全民参保
城乡医保分割问题:重复参保与财政补贴的双重挑战
随着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渐消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中,重复参保现象成为一大难题。据统计,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制度间的分割,导致全国重复参保率高达10%左右。这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还导致每年财政无效补贴超过200亿元。针对这一问题,人社部已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不容忽视。从山东省的实例可以看出,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前的重复参保现象,带来的财政重复补贴每年就近20亿元。而全国范围内,这一现象更是普遍。部分群众在参加新农合的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导致重复参保、重复报销的现象。
审计署的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也揭示了这一问题:部分险种间存在重复参保和转移接续困难。这不仅包括普通民众,甚至部分已参与其他养老保险的人也存在重复参保情况。这造成的不仅是财政补贴的浪费,也给医保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复杂性。
随着人员的流动性增加,传统的医保管理体系受到冲击。例如,一个人在A村参保新农合后,在A地享有医保,但在B城市工作又参保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这种情况下的重复参保,使得医保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向一体化迈进,改善管理手段、信息管理体系和服务等方面,以大幅减少重复参保的现象。
业内人士透露,重复参保的情况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过程中的村镇更为显著。部分人员利用制度漏洞,通过农民和职工两种身份,重复报销,获取利益。这不仅加大了财政的不合理负担,也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
面对这一挑战,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实现跨地区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确保参保人拥有唯一标识。人社部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正是为了这一目的。未来,还需要实现数据高层共享,提高统筹层次,已经参保的人员不能再次投保。
城乡医保分割导致的重复参保问题,不仅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也加大了财政的不合理负担。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们需要从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着手,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医保制度的公平、高效、便捷。他说:“即使我们不一定需要全国统筹资金,信息的统筹却是必须的,这是一个长远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人社部上个月启动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该计划得到了人社部副部长的明确表态和支持。胡晓义副部长指出,这项计划的核心在于全面梳理和确认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社保参保状况。
对于信息完整且准确的参保单位和人员,我们将直接确认其参保登记状态。而对于那些信息缺失或存在错误的单位和人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信息采集和补录。这包括逐个单位排查、重点入户调查以及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于自愿参保的项目,我们也将对相关人员是否参保进行明确标注。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我们将建立基于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号码的参保标识体系,并为每个参保人构建一个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如果参保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我们将按规定程序实时更新。我们还将推进数据管理省级集中,加快全国联网,实现跨地区的参保信息确认。这项登记计划的实施期限为4年。
2014年,我们在浙江全省、河北张家口、河南洛阳等50个地区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15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方案和措施,并将试点扩大到全国50%左右的地区。预计从2016至2017年,我们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一计划。这项计划不仅将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也是实现社会保险全面覆盖的重要一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计划的全面实施,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社会保险体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