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养把孩子带回户外 有益身心健康
如今,一项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正在发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无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众多专家和机构的关注。
日前,中国儿童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深刻揭示了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7%的孩子喜欢户外活动,超过90%的孩子认为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拓宽知识面等。现实中,许多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却不足一小时。
在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令人担忧,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的一项试验结果显示,每日累计户外活动3小时的孩子近视率明显低于其他孩子。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不指向同一个问题: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户外活动。
在此背景下,“生态教养”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主张让孩子们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通过户外活动来增进身心健康。这种教养方式在台湾等地已有十多年的实践历史,一些组织和家长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教养”不仅仅是在户外玩耍,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适应力,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体验、学习、成长。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身心愉悦,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课程融入到户外活动中,比如设立以发现科技、观察自然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主动去户外寻找灵感。这样,学习也成为了“去户外玩耍”的动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户外活动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健康,尤其是用眼健康。即便是在多云天气下,也需要谨防紫外线侵扰。必要时,可以佩戴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太阳眼镜。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向户外,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态教养”,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我们给孩子的一份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出室内,拥抱大自然,享受户外活动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