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胎盘等于“吃人肉”:整治必先消除伦理争议

健康快乐 2025-04-15 08:0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我国民间胎盘神话背后的真相与乱象整治之必要

在我国,新生儿胎盘一直被视为“大补”之物,这一传言深深植根于民间,成为一些不法商贩牟利的手段。这一说法并非事实,背后隐藏着种种乱象和误导。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伴随着社会各个角落的新生儿胎盘加工广告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加工过程:新生儿胎盘经过简单的冲洗、开水烫、烘干,研磨成粉后灌制成胎盘胶囊出售。这一场景并非仅在哈尔滨存在,此前各地也有类似的报道。胎盘,这个被视为有着神奇功效的物品,其实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事实上,原卫生部早有明确规定,产妇分娩后的胎盘应归产妇所有。若产妇放弃或捐献,医疗机构可进行处置。现实中却存在许多单位和个人非法买卖胎盘的情况。这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加剧了新生儿胎盘加工乱象的存在。

那么,为何买卖、加工胎盘成了热门“地下产业”?这背后是人们对胎盘的误解和需求。一些人坚信食用胎盘有助于恢复元气、提高免疫力,甚至中医也有将其入药的传统。这些说法并未得到科学验证,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遗留和误导。从、卫生等多个角度来看,食用胎盘并不道德,也存在巨大风险。

从角度审视,食用新生儿胎盘就如同“吃人肉”,这是愚昧时代的糟粕,应当被抛弃。而从卫生保障角度看,如果孕妇携带病毒,其胎盘也可能带有病毒。若处理不当,食用后可能感染疾病。国家目前尚未开放胎盘加工业务,也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对于人体胎盘是否真的是“大补”之物,除了中医的说法外,在营养学上并没有专门的研究证明其价值。我们需要权威部门对食用胎盘的补益作用给出明确的说法,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尽快填补监管空白,以整治胎盘加工乱象。

新生儿胎盘并非人们想象的“大补”之物,其食用、医疗价值存在诸多争议和风险。我们应当摒弃这一愚昧时代的遗留观念,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安全。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乱象的发生。

上一篇:国考成绩总分多少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