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假货之争升级:商务部称将加大电商整治力
近日,阿里巴巴及其旗下淘宝遭受舆论风波的冲击。在工商抽检中,淘宝平台被发现存在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抽检结果显示假货率高达四成。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淘宝随即对此公开质疑工商总局的检测报告,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议。
中国商务部对此事高度重视,其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工商总局通报了2014年下半年网购定向检测报告,针对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商务部表示高度关注,并强调要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整治力度。
随后,中国工商总局网检司公布了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中指出,阿里巴巴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五大问题,包括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在缺陷以及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报告还披露了淘宝网上存在大量、假酒、高仿手机、假名牌包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等。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淘宝网通过官方微博账户发表声明。他们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入驻淘宝,共同解决假货交易的监督管理问题。淘宝网强调自己是假货问题的受害者,并正式向网监司投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他表示,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难题,淘宝并不是造成假货的源头。但淘宝必须承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马云坚信,淘宝只能认下这个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网络购物在中国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一直在积极加强监管,去年已查处违法案件1.1万起,关闭屏蔽网站3多家,查获进出境侵权商品9000多批次。
中国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整治互联网领域,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满意的网购环境。
受此次网络交易商品的争议影响,阿里巴巴的股票价格出现了下跌。28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相当于近680亿人民币。这一事件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整个电商行业需要深刻反思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