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个体化疗获新突破
十一月,我们关注肺癌的也不能忽视其他癌症的威胁,比如胃癌。胃癌虽然不像肺癌那样迅速致命,但它同样是一种能够夺走生命的癌症。在治疗胃癌的战斗中,医学界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当前,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如何为胃癌患者定制最有效的化疗方案,选择哪种化疗药物能够取得最佳疗效,一直是困扰肿瘤医生的难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在胃癌个性化化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中心通过基因研究发现,胃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特殊指标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能够预测胃癌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含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方案。这一重要成果已经刊登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的院刊上,该刊物还为这项研究配发了编者按。
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自2004年起,就在国内率先开展胃癌个性化治疗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在博士生导师刘宝瑞和钱晓萍的带领下,该中心的科研团队针对胃癌常用的化疗药物紫杉醇、铂类疗效相关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许多基因分子在胃癌个性化化疗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展了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在该研究中,医生会在患者接受治疗前检测药物敏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根据预测选择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为患者设计最佳的化疗方案,以此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最近,鼓楼医院肿瘤中心的魏嘉博士通过长期跟踪治疗胃癌病人并结合系列性基因标志的筛查,发现了BRCA1 mRNA表达水平与多西紫杉醇化疗效果之间的关联。研究成果显示,BRCA1 mRNA高表达的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后的生存时间达到24.9个月,而低表达者的生存时间则只有9.5个月。这一发现为个性化治疗在胃癌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如果这一新成果最终得到广泛验证和应用,对于肿瘤治疗领域来说,这将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对于正在与癌症抗争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我们期待着这一科研成果能够早日应用于实践,为更多胃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