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年培养30万全科医生

健康快乐 2025-04-14 09:2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矛盾的关键策略:两条腿走路与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专题询问中,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近日指出:“要解决基层人才缺乏的矛盾,需要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这一观点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联组会议上提出的,会议专题询问了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情况。

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关心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措施问题,张平强调了“看病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而人才短缺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了两大策略:一是完善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制度。这包括面向农村定向免费培养等举措,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医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二是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让发达地区和城市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回答询问时深入剖析了我国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现状。他提到,尽管基层医务人员为建立一个稳固的医疗服务体系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队伍建设仍面临两大突出问题。

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仅为0.4%,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也只有17.9%。而在农村乡镇卫生院,情况更为严峻,拥有高学历人才的占比极低。

结构不合理。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只有6万名,仅占执业医师总数的3.5%。与国际上通常的30%至60%的比例相比,这一数字显然偏低。

朱之鑫强调,加强基层卫生医疗队伍建设需要在长效机制上下工夫。我国正在制定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力求在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执业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目标是在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届时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拥有大约3名医生,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将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矛盾迈出坚实的一步。

上一篇:做一个“抢手”女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