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青睐“病毒灵”或因价格低 每片仅一两分
幼儿园用药背后的故事:“病毒灵”为何备受青睐?
近日,西安和吉林两地幼儿园的喂药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中的药物“病毒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种药物,每片仅一两分钱,百片一瓶的价格最高也不过2.2元,究竟是什么让它在幼儿园中受到青睐呢?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尽管目前许多大医院已经基本不使用“病毒灵”,但这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药物仍在一些基层医院和诊所中占有一席之地。药剂师崔先生介绍,近些年出现的药效更好、反应更小的抗病已经逐渐取代了这些药物,但“病毒灵”以其低廉的价格,仍在一些地方得到使用。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病毒灵”似乎成为了一种常规药物。尽管专家指出,尽管这种药物并未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报道,但长期服用肯定会对儿童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而且它并没有预防病毒感染和感冒的作用。那么,为何幼儿园会选择这种药物呢?
药剂学专业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病毒灵并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且其价格低廉,使得一些幼儿园选择长期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北青报记者发现,早在1999年底,国家药监局就曾发出通知,拟停止使用包括病毒灵片在内的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类药品。尽管在2002年以后,国家药监局批准了部分药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病毒灵,但至今未有停用计划。
除了“病毒灵”事件,北京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一家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被园方统一安排服用儿童感冒药“优卡丹”,引发家长们的质疑。园方解释称是公益捐赠的药物,但法律人士认为,幼儿园给孩子吃药的行为必须事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并向医生咨询。
这些事件提醒我们,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持续关注幼儿园用药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更多新闻详情,请阅读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