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统计我国居民献血率只有8.7%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南京各大医院的手术用血再次面临紧张局面。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的采血量是近五年来最低的,仅有平时的一半左右。省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几乎满负荷运转,但采血量仍不理想。显然,这一状况对即将到来的医疗高峰构成了严峻挑战。
深入分析其原因,除了春节期间大学生和外来打工者人数锐减、天气寒冷导致行人减少等表面因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对人们公益心态的影响。近年来,诸如“郭美美”事件以及某医院“用血浇花事件”等,无疑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缓解这一血液供应紧张的局势呢?行业内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加强宣传教育,鼓励更多的热心市民参与无偿献血,无疑是当务之急。尽管南京地区的市民献血率略高于全国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在“动员”“挖潜”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也有专家指出,无偿献血的氛围与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文明水平密切相关,不能一蹴而就。在献血人群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现实情况下,节约用血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其手术用血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据四川省卫生系统的调查,不合理用血现象普遍达到20%-30%。这种现象在我省同样存在,部分医生为了求稳,会在患者血色素稍低时就让其输血,这无疑加大了临床无效用血量。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和我省都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明确规定输血的适应症。规定是规定,执行和监管起来难度较大。如何有效缓解“血荒”问题,仍需要更多的和答案。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共同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医疗用血的需求,更是为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管,推动临床合理科学用血,减少浪费现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局势,为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