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洁餐具从废品店运出流向饭店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废品收购站成了餐具清洗的隐秘场所。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恶臭和苍蝇乱飞的场景,让人无法忽视这里的存在。当得知这些清洗过的餐具即将流向饭店,你是否会心生疑虑,这样的餐具你敢使用吗?
一个闷热的下午,记者跟随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二环东路的废品收购站。一踏入收购站,一股强烈的恶臭味扑面而来,废品堆积如山,地面上的塑料袋随风飘散。而在这废品之间,隐藏着餐具消毒的加工车间。
随着记者的深入探访,耳边传来的是叮叮当当的碗筷撞击声。走进东侧的平房,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餐具上沾满污垢,工人在塑料箱内进行分类清洗。虽然洗洁精摆放在旁边,但整个房间依然弥漫着刺鼻的臭味。清洗过的餐具被送到另一个房间进行烘干,工人们用抹布和风扇去除多余的水分。
在废品站的另一间平房内,筷子被整齐地摆放在床上,经过毛巾擦拭和风扇吹干后,再被包装起来。而其他餐具则要进行塑封处理。一台远红外线收缩包装机和两台封口机摆放在屋内,经过清洗干燥的餐具在这里进行包装,一套“消毒餐具”就此完成。
记者在加工现场并没有看到任何高温消毒设备。当询问工人时,他们声称会用热水对餐具进行消毒,但记者发现塑料桶里的水是凉的。那个所谓的烧开水的炉子,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炉子。
这些餐具究竟流向了何处?根据现场查获的账本记录,这些餐具主要运往城乡接合部的几十家中小饭店。每天约有2000份餐具从这里流向市场。工商部门通过对账本的调查,发现该窝点属于无证经营,并对其进行了取缔。对经营者进行了罚款处理。
当想到那些正在使用这些餐具吃饭的人们,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波澜。这背后的卫生安全之隐患让人不寒而栗。正规的消毒厂家都会有明确的地址和电话,而这家窝点的销售包装上却只有模糊的地点和一个空号的电话。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是对生命安全的漠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消毒方式,真的让人无法接受!